NipGeihou's blog NipGeihou's blog
  • Java

    • 开发规范
    • 进阶笔记
    • 微服务
    • 快速开始
    • 设计模式
  • 其他

    • Golang
    • Python
    • Drat
  • Redis
  • MongoDB
  • 数据结构与算法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应用

    • Grafana
    • Prometheus
  • 容器与编排

    • KubeSphere
    • Kubernetes
    • Docker Compose
    • Docker
  • 组网

    • TailScale
    • WireGuard
  • 密码生成器
  • 英文单词生成器
🍳烹饪
🧑‍💻关于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
NipGeihou

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
  • Java

    • 开发规范
    • 进阶笔记
    • 微服务
    • 快速开始
    • 设计模式
  • 其他

    • Golang
    • Python
    • Drat
  • Redis
  • MongoDB
  • 数据结构与算法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应用

    • Grafana
    • Prometheus
  • 容器与编排

    • KubeSphere
    • Kubernetes
    • Docker Compose
    • Docker
  • 组网

    • TailScale
    • WireGuard
  • 密码生成器
  • 英文单词生成器
🍳烹饪
🧑‍💻关于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  • 烘焙

    • 蛋糕

      • 蛋糕 - 戚风蛋糕
        • 📕配方
          • 6寸
          • 其他尺寸
        • 🪄步骤
          • 蛋黄糊
          • 蛋白霜
          • 蛋糕糊
        • ⌛烘烤
          • 优化
          • 防止开裂的方法(非必要)
        • ❓问题总结
          • 为什么蛋糕凹底?
          • 如何保证蛋白霜打发到位?
          • 植物油是什么油?可以用黄油吗?
          • 烤前蛋糕糊理想的高度是多少?
          • 烘烤过程中蛋糕像蘑菇云样裂开正常吗?
          • 容器一定是无水的吗?
        • 🧪实验
          • 实验1:关闭烤箱热风功能
          • 实验2:降低上管温度
          • 实验3:中途开启热风功能
          • 实验4:打发蛋白时一次性加糖
          • 实验5:打蛋器对蛋白霜的影响
        • 📋参考
      • 「烘焙」奥利奥蛋糕
      • 肉松蛋糕
    • 面包

    • 饼干

    • 其他

    • 姿势

  • 家常菜

  • 小吃

  • 中式糕点

  • 甜品

  • 饮品

  • 馅料

  • 西餐

  • 笔记

  • 烹饪
  • 烘焙
  • 蛋糕
NipGeihou
2022-01-17
目录

蛋糕 - 戚风蛋糕

本文使用成功率较高的粉油法制作

# 📕配方

# 6 寸

  • 🥣大容器 2 个

  • 🌾低筋面粉 50g (蛋黄糊容器)

  • 🧈无味植物油 30g(蛋黄糊容器)

  • 🥛牛奶 30g (蛋黄糊容器)

  • 🥚鸡蛋 3 个(带壳 55-60 克 / 个)

    • 蛋黄(蛋黄糊容器,留意步骤中的顺序)
    • 蛋清(蛋白霜容器)
  • 🍬细砂糖 45g(或将白砂糖碾碎)

  • 🍋白醋 2.5g

材料准备顺序

基于能少洗一个碗是一个锅的原则,建议以下顺序准备材料:

蛋黄糊容器 蛋白霜容器 糖 / 醋容器
[可选] 冲兑牛奶
加入 面粉 ,称重
加入 油 ,称重
搅拌均匀
加入 牛奶 ,称重
鸡蛋 打入此容器
从蛋白霜容器,捞出 蛋黄 放入 同时得到 蛋清
蛋白霜打发前称重
倒入 白醋
称量 白砂糖
倒入 白砂糖 ,打发

# 其他尺寸

  • 8 寸配方 = 6 寸配方 × 1.67
  • 10 寸配方 = 6 寸配方 × 2.67

这个比例是怎么计算的呢?

戚风配方的换算,一般都是以鸡蛋个数为单位,简单说,4 寸用 1 个蛋,6 寸用 3 个蛋,8 寸用 5 个蛋,10 寸用 8 个蛋,12 寸用 12 个蛋。鸡蛋个数确定以后,其他食材跟着同比例增减就好了。

# 🪄步骤

# 蛋黄糊

  1. 容器 A 加入 面粉 、 油 ,边加边搅拌均匀
  2. 再加入 牛奶 、 蛋黄 ,任意搅拌,直至细腻

# 蛋白霜

  1. 烤箱预热
  2. 容器 B 加入 蛋清 、 白醋 ,打发至偏干性打发(通常需要 3 分 30 秒 +)注1
  3. 中途分三次 白砂糖 。

注 1:蛋白霜过度打发好过打发不到位

关于白砂糖放入时间

有的教程 (opens new window)打发前就一次性加入,但在参考 5 中不建议过早放入糖,原因的过早加入糖会导致打发时间变长,而确实在一次性加入的教程中,打发时间需要 20 分钟 +,因此本文采用参考 5 中的加糖方式,即:

  • 第 1 次加糖:密集大泡泡出现
  • 第 2 次加糖:密集小泡泡出现
  • 第 3 次加糖:拉起蛋抽轨迹不马上消失

要注意加糖应在蛋白霜仍有一定湿度时完成,过干的蛋白霜,不宜于糖的融化。

疑问:过快的完成打发是否会导致蛋白霜中空气的含量过低,而一次性加糖延长打发时间是否会有助于蛋糕的蓬松?

# 蛋糕糊

  1. 在取四分之一蛋白霜放到蛋黄糊中,翻拌均匀稀释
  2. 将稀释后的蛋黄糊倒入蛋白霜中,巧劲翻拌均匀
  3. 将蛋糕糊从尽可能高的地方倒入蛋糕模具
  4. 再从离台面 10-20cm 处摔下 5 次,摔出大气泡
  5. 静止 2 分钟
  6. 放入烤箱

# ⌛烘烤

烤箱模式:上下管加热,关闭热风模式

烤箱温度:150℃

烘烤时间:50 分钟

笔记

如烤箱过小,蛋糕模具与上加热管过近,应适当降低上加热管温度,以避免表面烤干。

关于热风模式是否开启

在《烘焙原理》一书中,作者提到:

常规烤炉改用对流烤箱时,经验法则是将烤箱的温度降低约 15℃,并缩短烘烤时间约 25%。首次改用时,要仔细观察产品,并根据需要调整烤箱温度和时间。

而蛋糕和松饼,如果对流太强烈,或炉温太高,就可能产生不对称的形状。

建议:在下次烘烤时,可以尝试将温度降低至 135℃,烘烤时间缩短至 45 分钟,观察蛋糕的烘焙情况。

# 优化

# 防止开裂的方法(非必要)

点击查看

其目的均为延缓表皮过早烤干凝固导致的开裂,蛋糕开裂并不会影响戚风的总体品质

盖锡纸法:

  • 在烤前 (20 分钟) 使用锡纸加盖,蛋糊应不超过容器高度的 7 成,以防止与锡纸接触。
  • 缺点:需要打开烤箱取出锡纸,会破坏烤箱的温度且取出的时间不易量化,操作难度高,新手不建议操作。

125 度低温法:

  • 降低烘烤温度,延长烘烤时间
  • 缺点:时间长、需要对蛋糕熟度十分了解,新手不建议操作。

水浴法:

  • 利用水的特性,降低蛋糕模具底部的问题,延缓蛋糕升温过程
  • 缺点:像蒸蛋糕,口感都不是戚风了,不建议操作。

# ❓问题总结

# 为什么蛋糕凹底?

蛋白霜打发不到位,应打发到干性发泡。

# 如何保证蛋白霜打发到位?

  1. 使用细砂糖,如果买不到细砂糖,可以将白砂糖放到保鲜袋使用擀面杖碾压变细。
  2. 使用电动打蛋器 + 手打打蛋器,使用电动打蛋器,常常因为搅拌头不能触及容器边附近的蛋白霜,从而导致容器中心的蛋白霜打发到位,而四周或底部的蛋白霜还未打发到位,因此使用电动打蛋器认为的打发到位后,再使用手动打蛋器搅拌均匀,再使用手打打蛋器拉起蛋白霜,看看是否蛋白霜和打蛋头都可以拉出不倒的小尖尖,如果不能则似乎程度使用电动或手动打蛋器再次打发,重复上述步骤,直到真正意义的打发到位。

# 植物油是什么油?可以用黄油吗?

  • 常用玉米油、橄榄油等一些无味植物油,不推荐使用玉米油。
  • 黄油凝固温度低,不建议使用,亲测翻车,粉油法不易操作,建议隔热操作。

# 烤前蛋糕糊理想的高度是多少?

将蛋黄糊和蛋白霜混合后的蛋糕糊倒入模具中,理想的高度应为模具高度的 8 成。如果达不到这个高度,大概率会失败,最终烤出来的高度会达不到模具高度。

达不到 8 成的高度,这意味着蛋白霜中空气的含量不高,造成这个的原因可以有很多:

  • 蛋黄糊起劲:起劲的蛋黄糊在与蛋白霜混合时,会很难翻板均匀,需要更多的翻板次数,从而导致小泡。
  • 蛋白霜打发不到位:打发不到位的蛋白霜,内含的空气少且稍微翻拌就会导致消泡。

# 烘烤过程中蛋糕像蘑菇云样裂开正常吗?

这并不是期望的裂开样子,期望中蛋糕是从上方中部裂开,而不是在周边,可能与 蛋糕内的压力无法从表面释放 有关,出现这个问题猜测可能的原因有两个:

  1. 上热管温度过高:由于上热管温度过高,使得蛋糕表面过快凝固。
  2. 热风功能:热风循环使得蛋糕表面变干凝固。

相比之下,周边凝固没中部快,因此在周边裂开。

# 容器一定是无水的吗?

蛋黄糊容器是的,蛋白霜容器不一定。少量的水对成品影响微乎其微,这里少量的水是指刚洗容器后倒扣沥水,容器壁上挂着的少量水分,即无需刻意查擦干,但为了避免蛋黄糊中水与面粉过早接触导致出现面筋(个人觉得影响不大),建议蛋黄糊容器无水,而蛋白霜容器第一个加入的材料蛋清本身就含义大量水分,因此蛋白霜容器无需无水。

# 🧪实验

# 实验 1:关闭烤箱热风功能

实验目的:探究关闭烤箱热风功能后,蛋糕表面裂开的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。

实验结果:将烤箱的热风关闭,蛋糕表面开裂从边缘变为中部位置,与 Rosa 配方预期。

新问题:关闭烤箱热风后,出品蛋糕表面过干过硬,疑似与蛋糕模具上热管的距离、温度有关,计划下次烘焙时将上热管温度降低 10 度(即 140℃)

# 实验 2:降低上管温度

实验目的:探究上热管温度对蛋糕表面裂开的影响。

实验结果:将上热管温度调至 140℃,关闭热风功能,烤出的蛋糕较实验 1 的出品质量有所改善。

# 实验 3:中途开启热风功能

实验目的:探究中途开启热风功能对蛋糕表面裂开的影响。

实验设计:先在关闭热风功能的情况下,烤至表面出现开裂,然后开启热风功能,继续烤至完成。

实验结果:todo

# 实验 4:打发蛋白时一次性加糖

实验目的:探究一次性加糖对蛋白打发的影响。

实验结果:todo

# 实验 5:打蛋器对蛋白霜的影响

实验目的:探究不同速率、不同打蛋头对蛋白霜打发的影响

实验结果:使用双头 10 线打蛋头,即便使用 1 档也很快将蛋白霜打发完成,但蛋白霜的空气含量并不如使用 4 线打蛋头的空气含量高

# 📋参考

  1. 烫面、前蛋、后蛋、粉油法,选出最好用的戚风配方 - YouTube (opens new window)
  2. 蛋白打发过度,怎么办? - YouTube (opens new window)
  3. 哪个温度烤戚风最好?顺便说说开裂这件事 - YouTube (opens new window)
  4. 戚风蛋糕凹底的科学解释 - YouTube (opens new window)
  5. 无惧手打,科学打出完美蛋白霜_哔哩哔哩_bilibili (opens new window)
上次更新: 2023/01/28, 15:12:19
「烘焙」奥利奥蛋糕

「烘焙」奥利奥蛋糕→

最近更新
01
Docker Swarm
04-18
02
安全隧道 - gost
04-17
03
Solana最佳实践
04-16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18-2025 NipGeihou | 友情链接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